营养学知识点归纳(医学营养学知识点):
哲学思想
营养学作用
营养学认为: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必须有大量的营养物质,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是有机体,因此营养物质不仅能够给机体提供能量,还能够通过营养物质的作用为机体组织提供氧气,使机体组织的各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。
疾病知识点
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、体重下降、肌张力减退、体能下降、骨质疏松等症状,对于患有慢性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来说,随着年龄的增长,出现上述症状时,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。
生活中预防保健知识
1.增强机体免疫力
体育锻炼可使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,增强机体的抵抗力。如:跑步、游泳、打球、登山等。
2.戒烟
吸烟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有害,特别是被动吸烟的人更易患病,据研究表明,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倍。
3.多喝水
多喝水可补充体内水分,促进新陈代谢,有利于减肥,如果每天只喝一杯水,身体就会消耗约17~20倍的水分,人体则能消耗更多的脂肪,可起到减肥作用。
4.减轻压力
研究表明,在紧张时适度的压力可激发潜能,使人保持放松、精力充沛的状态。精神压力大时,不妨找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,听音乐、聊天,使自己的心情舒畅。
5.保证充足的睡眠
睡眠不足的人,新陈代谢减慢,抵抗力下降,容易生病。晚上可适当的做些简单的有氧运动,例如瑜伽、快走、慢跑等。
6.注意口腔卫生
专家表示,口腔卫生不仅仅是营养的重要途径,更是人们锻炼身体的重要环节。口腔黏膜容易被唾液中的淀粉酶破坏,尤其是牙齿缝隙处。
7.戒烟
许多人的吸烟对象为吸烟者,但是戒烟后,他们也可能患上慢性病,如上呼吸道感染、肺炎、支气管炎等。专家介绍,戒烟的另一重要方法就是戒烟。研究显示,每天吸烟1~4次或10次以上者,呼吸道炎症的发病率显着下降。吸烟者在戒烟后3个月内可能发生喉头水肿和声带麻痹等症状。在戒烟后,部分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,但吸烟并不意味着戒烟成功,还需要做更多的相关检查才能诊断是否患上慢性病。
8.加强锻炼
凡是从事运动,并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者都比不参加锻炼的人群患病率高。
9.不要轻易认为“吸烟多无益”
香烟中的尼古丁被认为能扩张冠状动脉,降低血液黏稠度,使血液流动缓慢,降低血流速度,容易造成脑缺血、缺氧,进而出现昏倒、痴呆等。
10.饮食宜忌
合理安排一日三餐,但不要吃得太饱,注意吃饭不要太快,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。
11.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
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、粗粮等,如绿色蔬菜、燕麦等,因为这些食物中维生素C、E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,能增强免疫力。
12.“用”滴还有效
通过日常饮食补充人体的营养成分,减少体内物质的流失。如:在饮食中补充维生素C,可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食物。
13.避免饮酒
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因应酬,必须饮酒,饮用含酒精的饮料,或在饮酒前吃鱼,饮酒时间越长,饮用酒精越多,醉力越大,久而久之,易引发慢性酒精中毒。